13761095878
公司:上海中西物資調劑商行
聯系:王先生
手機:13761095878
郵箱:1321006221@qq.com
網站:http://www.qhdjtgl.net
地址:上海市建國東路91號(免費上門看貨估價)
一、上海苗銀回收的傳統
苗銀的傳統與歷史 苗族最早的銀飾藝術萌芽于巫術圖騰活動之中。苗家篤信銀器能驅邪逐崇、防陰氣戕害。古時苗民戴上銀脖圈,據說能戰勝作惡的“老變婆”,確保合家平安。聞名遐邇的黔東南苗族大銀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頭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獲得其保佑。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對銀飾愛惜備至,奉若神明。他們創造了各式各樣圖案、款式的銀飾造型,既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民間氣息,又表現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同時也顯示了一個大民族的輝煌與氣勢。 以大為美 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藝術特征是不言而喻的,苗族大銀角幾乎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便是令人信服的例證。堆大為山,呈現出巍峨之美;水大為海,呈現出浩渺之美。苗族銀飾以大為美的獨特見識,用美學的觀點來看是很有道理的。 以重為美 再看以重為美,貴州施洞苗族婦女自幼穿耳后,即用漸次加粗的圓棍擴大穿孔,以確保能戴上流行當地的圓輪形耳環,利用耳環的重量拉長耳垂。有些婦女因耳環過重,耳垂被拉豁。當地耳環單只最重達200克。黎平苗族婦女的簍花銀排圈講究愈重愈好,重者逾八斤。 以多為美 苗族銀飾上呈現出的"多"的藝術特征,也是十分驚人的。很多苗族地區佩戴銀飾講究以多為美的。耳環掛三四只,疊至垂肩;項圈戴三四件,沒頸掩額;腑飾、腰飾傾其所有,悉數佩戴。特別是清水江流域的銀衣,組合部件即有數百之多,重疊繁復,呈現出一種繁縛之美。這種炫耀意識的物化在其他民族也不難見到。傣族男 子的紋身習俗講究紋身部位愈寬、圖案愈復雜愈美;求偶期的哈尼族少女渾身上下戴著密密的珠飾、貝飾;青海牧區藏族婦女的"加龍"背飾充分體現了追求大和多的審美原則;德昂族的腰箍多達三四十圈,可謂追求飾品數量的典型。足見追求繁縛的以多為美,不止苗族一家。 二、上海苗銀回收的分類
市面上所見到的苗銀飾品幾乎都沒有銀的成分,一般分為三類: 以黃銅為主的"苗銀":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境內,如云南大理市鶴慶縣新華村的銀飾品。鶴慶的銀飾品成分以黃銅為主,部分純銀飾品則是通過其它渠道進入到當地市場。 以白銅為主的"苗銀": 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地區,如貴州省凱里市千戶苗寨附近的銀匠村。銀匠村的苗銀飾品成分以白銅為主,通過電鍍、加蠟、上色的工藝處理,形成頗具特色的貴州苗銀飾品。 以紅銅為主的"苗銀": 又名紫銅,具有很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塑性極好,易于熱壓和冷壓力加工,大量用于制造電線、電纜、電刷、電火花專用電蝕銅等要求導電性良好的產品。紅銅的硬度雖較差,但直接經過捶打就能制成各種工具和裝飾品?!?/span> 三、上海苗銀回收產品的鑒別
可以通過顏色和質地等來辨別苗銀。 1、苗銀本身是指純銀,長久以來苗族地區的重要首飾品和婚嫁用品。但苗銀都并非純銀,其它主要成分是銅,含銀量不高。其主要特點是苗族地區手工制作,圖案精美,富有寓意。 2、苗銀產品經戴過后,長期放置不戴,手鐲表面金屬會產生氧化反應,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變色,不過下次在戴的時候只須用軟布或紙巾擦拭就可以光亮如新了。 3、苗族人民認為蝴蝶是他們祖先媽媽,蝴蝶媽媽生了九個蛋,其中就有花蛋、樹蛋和人蛋。所以凡是和蝴蝶有關的花草樹木皆被認為是生命的象征,被廣泛的應用在苗族的衣物及裝飾物上。 4、苗銀是一般月白色的,沒有925銀的亮度,主要是因為其中含有雜質。苗銀比925銀要輕些,因為含有銅的原因。在挑選上可以借鑒這兩點。 5、在苗族里,苗銀就是白銅。苗銀是指本來就是拿白銅做成飾品了,再在這些飾品的表面鍍上一層薄薄白銀,其效果跟真實的純銀做出的效果一模一樣。但是純銀可以永久的清洗,而苗銀就做不到。最多只能洗個4次就被腐蝕掉,不能再用了。 四、上海苗銀回收產品的保養
在這個銀飾流行的時代里,怎樣辨別銀飾品質地的好壞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項不可缺少的知識。下面我就給您介紹幾個辨別銀飾的小竅門兒: 1、辨色法:用眼觀察,看上去有“銀白色”而不是“銀色”。有光澤、做工細,色澤差、無光澤的多為假的銀首飾。 2、折彎法:用手輕折銀首飾,易彎不易斷的成色較高;僵硬、勉強折動的成色較低;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就會裂開的為包銀首飾;經不起輕折,且易斷的為假貨。 3、拋擲法:將銀首飾從上向下拋在臺板上,彈跳不高、聲音平穩的為成色高的銀首飾;拋在臺板上跳的較高、聲音尖亮的,為假的或成色低的銀首飾。